他们的后代可穿旭日旗供奉战犯!我们的孩子要“别记仇,往前看”
侵略者的孩子,穿着刺眼的旭日旗衣服,被大人领着,大摇大摆走进那个供奉着战犯的地方。他们觉得天经地义。被侵略者的后代,穿件印着"胜利"的普通T恤,就不行了?
侵略者的孩子,穿着刺眼的旭日旗衣服,被大人领着,大摇大摆走进那个供奉着战犯的地方。他们觉得天经地义。被侵略者的后代,穿件印着"胜利"的普通T恤,就不行了?
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、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、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协办,沈阳“九·一八”历史博物馆承办的《正义审判——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》,于今日上午9时在沈阳“九·一八
陈式琴,1930年生于浙江。1953年,时任江苏省检察署二处干部的他被抽调为最高人民检察署(1954年9月更名为最高人民检察院)东北工作团成员,参与日本战犯侦诉工作。审判工作结束后,陈式琴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担任办公厅秘书。1978年12月,他调入湖北省检察院工作
回想起70年前的那段经历,陈式琴仍然记得中央侦查处理日本战犯领导小组廖承志同志的嘱托:“对这批战犯的侦查、审判工作,要符合国际标准,要经得住历史检验。”
回想起70年前的那段经历,陈式琴仍然记得中央侦查处理日本战犯领导小组廖承志同志的嘱托:“对这批战犯的侦查、审判工作,要符合国际标准,要经得住历史检验。”
2025年6月,江城湖北武汉的一隅,95岁的陈式琴静坐桌前,将亲手书写的整整6页手稿一字铺开,墨迹工整,无一处涂改。虽然岁月染白了他的鬓发,听力也大不如前,但他逻辑清晰、思维连贯,那双历经沧桑的手依旧稳健。正是这双手,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在押日本战犯的处理工作中,
据统计,在14年抗战中,中国军民伤亡在3,500万以上。而这其中,绝大多数都是被日寇屠杀的无辜平民。日寇毫无人性,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。那么,在1949年后,关押在中国大陆的日本战犯的命运如何呢?
时任公安部部长的华国锋在报告中特别注明,其中13人因罪行严重不符合特赦标准。毛主席沉思良久,挥笔写下批示:“一个不杀,都放了算了,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”。这短短一句话,为新中国第七次特赦战犯定下基调。
据不完全统计,自1945年8月到1947年5月这段时间里,国民政府积极开展抓捕行动,总共将2357名日本战犯绳之以法。
一直以来,731部队的罪行在西方世界的传播远不及纳粹的罪行那般广泛。许多人对亚洲战场的这段历史知之甚少,仿佛731部队只是被遗忘的角落。然而,这部电影的上映犹如一道曙光,照亮了这片黑暗。
1945年8月15日,当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遍中国大地时,整个国家都沸腾了。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丘陵水乡,从城市的街头巷尾到乡村的田间地头,饱受十四年战火蹂躏的中国人民,终于等来了这迟来的胜利。那一刻,无数人泪流满面,他们想起了牺牲的亲人
引领着群仙一同迈向天庭紫微星垣,仙云缭绕间,彼此步步相随、共赴佳境。
1948年9月23日,随着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的一声令下,华东野战军对济南发起了总攻,一时间炮火齐鸣,战场上更是响起了“打进济南府,活捉王耀武”的战斗口号。
1948年12月25日,新华社发布了一份包含43名战犯的名单,其中卫立煌排在第28位。当卫立煌的秘书通过广播得知这一消息时,愤怒的情绪瞬间爆发:“亏你还曾帮过他们,结果他们竟然把你列为战犯,真是忘恩负义!”然而,卫立煌听后并没有回应愤怒,而是淡然一笑,说道:“
1948年12月25日,新华社公布了43名战犯名单,其中卫立煌位列第28位。卫立煌的秘书通过广播收听到战犯名单后,非常气愤,抱怨道:“亏你还帮过他们,他们竟然把你列为战犯,真是忘恩负义!”。卫立煌听后,并没有反驳,只是说道:“毛先生真是有大智慧啊,他这是在救我
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,有一个日本人的名字注定要反复提起,这个名字曾让无数中国人恐惧、愤怒、仇恨……他就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。但是,这个侵华战争的头号战犯,在日本投降后居然没有像他的同僚、属下那样被送上绞刑架,甚至还被“无罪释放”了!今天我们就来说说,这个
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,有一个日本人的名字注定要反复提起,这个名字曾让无数中国人恐惧、愤怒、仇恨……他就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。但是,这个侵华战争的头号战犯,在日本投降后居然没有像他的同僚、属下那样被送上绞刑架,甚至还被“无罪释放”了!今天我们就来说说,这个
1949年,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,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。一时间,众多有识之士,都在考虑自己的出路和前途。
郑庭笈是历经与日寇白刃战而从无数次战斗中存活下来的军中翘楚。忻口会战期间,郑庭笈多次和日军拼刺刀,身中多弹却幸运生还,这远非原军统局本部第五处审讯员周养浩能相比。郑庭笈身上散发着将军的杀伐之威,而周养浩仅仅是在折磨人时滋生了些许暴戾凶狠之气。这也是功德林的将军
于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,原国民党军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没有朋友。同为陈诚“土木系”得力干将的杨伯涛,见到黄维便扭头离开,还时常撰写文章相互攻击。杜聿明曾是黄维的上级,黄维却称他“仅会小打小闹”。哪怕是善于交际、到处与人闲聊走动的沈醉,也从不和黄维搭话。原因在于黄